縮短工期6個月,華能集團在雪域高原創(chuàng)造了奇跡。
2010年,西藏拉薩地區(qū)的藏族同胞度過了一個光明、安定、祥和的春節(jié)和藏歷新年,拉薩結束了缺電的歷史。
2010年1月9日11點30分,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援建的藏中電網過渡應急電源首批4臺機組投產暨移交生產儀式在拉薩市舉行,標志著應急電源工程超額提前完成投產計劃,每天可發(fā)電60萬千瓦時以上,有力地緩解了拉薩地區(qū)冬季嚴重缺電局面。
目前,拉薩過渡應急電源項目其余5臺機組在農歷春節(jié)和藏歷新年前全部投運,該電源項目將是西藏最大的火力發(fā)電廠,占藏中電網裝機容量約20%,將促進西藏地區(qū)經濟社會全面協(xié)調發(fā)展。阿里過渡應急電源項目將在今年入冬前建成投產。
2009年6月,西藏自治區(qū)政府就拉薩、阿里地區(qū)冬季枯水期電力供應嚴重不足的問題向國家能源局求援。
華能集團公司急西藏發(fā)展穩(wěn)定之所急,主動承擔了援建拉薩地區(qū)10萬千瓦柴油發(fā)電機組的任務,并于8月11日將此項政治任務交給股份公司承辦。華能集團主動投資3億元,建成后無償移交政府。
8月17日、8月25日和9月25日,股份公司劉國躍總經理、林剛副總、趙平總工分別就此項目召開專題會議,明確由珞璜電廠組建項目部負責項目全過程建設工作,由福州電廠負責柴油機設備采購和運輸工作。會議要求項目部特事特辦,高度授權,全力以赴實現(xiàn)年底部分機組投產發(fā)電。
8月17日接受任務以來,珞璜電廠立即組織抽調14名電廠生產管理骨干,成立了華能援建西藏過渡電源項目部。項目部在一周多時間內高效率地完成了對土建單位、設備供貨單位、設備安裝調試單位的調研,通過詢價、比價,迅速確定了主要建設單位,于8月底進駐拉薩施工現(xiàn)場。之后項目部克服了施工條件欠缺、天氣惡劣及高原反應等諸多困難,于9月11日正式破土動工,此時距年底僅110天。
2009年9月,拉薩過渡電源開工。華能援藏項目部和各參戰(zhàn)單位克服了設備異地采購、拆卸和運輸難、工期緊張、任務繁重、交叉作業(yè)多、高原冬季施工條件惡劣等困難,憑借“建好過渡電源,造福西藏人民”的信念,精心組織施工,不分晝夜奮戰(zhàn)。在保證工程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,開工后僅用100天時間就安全、快速、高質量地實現(xiàn)了首臺機組投產,用114天建成并投產4臺機組。與國內同區(qū)域、同類型機組建設周期相比,縮短了6個月工期,在雪域高原創(chuàng)造了“華能速度”的奇跡。
為了將工程建設成為“精品工程”、“放心工程”、“交鑰匙工程”,華能集團不惜投入,科學安排,精心塑造“華能質量”。主廠房由混凝土改為全鋼結構,增加投資約1000萬元;縮減工期1.5個月,建造兩個1500立方米儲油罐,保證10天以上用油量,防止缺油停機;采用見效非?、質量非常好的國內新型高強(高強新聞)灌漿料代替普通灌漿料;采購了1套整機作為備品,徹底解決高原地區(qū)進口設備備件供應難問題。
國家能源局、西藏自治區(qū)領導高度贊揚華能切實履行社會責任,在雪域高原創(chuàng)下“華能速度”的奇跡,樹起“華能質量”的豐碑,充分肯定華能援藏項目部全體參戰(zhàn)成員展現(xiàn)出來的“艱苦不怕吃苦,缺氧不缺精神”的精神。
華能集團總工程師寇偉說,華能援建西藏拉薩過渡電源工程首批機組提前投產發(fā)電并移交生產,飽含著國家能源局領導對西藏人民的深情厚意,凝聚著自治區(qū)領導、西藏電力公司及自治區(qū)有關部門的關懷,承載著華能人、所有參建者服務西藏、奉獻西藏的美好心愿和艱辛努力。
來源:經濟日報
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凡本網注明"來源:煤炭網m.rrohon.com "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為"煤炭網m.rrohon.com "獨家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"來源:煤炭網m.rrohon.com ",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,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,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,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(lián)系。
網站技術運營:北京真石數(shù)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、喀什煤網數(shù)字科技有限公司
總部地址:北京市豐臺區(qū)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
京ICP備18023690號-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