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力,是除煤炭、焦炭以外我省最大的能源輸出。“十一五”期間我省發(fā)電量和外供電量逐年增加。發(fā)電量由2005年的1291.65億千瓦時增加到2009年的1873.8億千瓦時,增加了45%。外供電量由2005年的369.3億千瓦時增加到2009年的601.27億千瓦時,增加62.81%,今年上半年達到338.36億千瓦時,同比增加18.96%。
電力行業(yè)是一個生產清潔能源的大戶,同時又是一個消耗能源的大戶。當前我省電力原煤用量將突破1億噸大關,煤炭消耗量接近總用煤量的50%,是全省能源消耗的“重頭”行業(yè)。那么,如何遏制火力發(fā)電高煤耗現狀,使發(fā)電用煤量控制在1億噸左右,為“十二五”節(jié)能目標的實現打下基礎呢?
電力行業(yè)節(jié)能工作整體薄弱
以某企業(yè)2×60萬千瓦機組工程項目為例說明,該工程采用了電動給水泵,與節(jié)能的汽動給水泵比較,電泵方案廠用電率高出2%左右,2%的廠用電率相當于增加供電煤耗6.2-6.8gce/kWh,僅此一項一年多耗能5萬噸標煤。
我省的火電廠具有投資主體多樣化,機組類型繁多,容量構成偏低的特點,機組設計水平、運行維護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。由于設計選型不好,機組存在先天不足的問題較為普遍,存在基建和技改同步進行的現象;有些企業(yè)技術力量不足,機組安全穩(wěn)定工作的壓力大;由于發(fā)電企業(yè)經營壓力大,技術改造投入不足,同時也存在技術改造方案不成熟,盲目改造、重復改造現象,很多大型發(fā)電項目未經節(jié)能評估和審查開工建設,造成節(jié)能工藝措施不落實,形成投產即面臨需進一步進行節(jié)能改造的被動局面。
“十一五”以來,省電力公司、各發(fā)電企業(yè)認真貫徹國家節(jié)能降耗政策,全面開展了節(jié)能降耗工作,機組供電煤耗、廠用電率和電網的網損率等能耗指標呈逐年下降的趨勢。2010年上半年機組供電煤耗為351gce/kWh,較2005年的387gce/kWh,下降36gce/kWh;機組廠用電率2005年為7.47%,2008年為7.95%,2010年上半年為7.7%,增加的趨勢得到控制;電網的網損率由2005年的7.45%,下降到2010年上半年的6.67%。
火電機組煤耗依然偏高
然而與全國相比,我們的主要能耗指標與全國平均水平存在明顯差距。
截至2010年上半年,我省現有火力發(fā)電機組總臺數為988臺,其中,容量5萬千瓦及以上火力發(fā)電機組151臺的平均供電標準煤耗為351gce/kwh,高出全國平均供電煤耗334gce/kwh約17gce/kwh。雖然全省累計關停20萬千瓦以下的小火電機組容量達316萬千瓦,但仍有5萬千瓦及以下小火電機組837臺,裝機容量389.7萬千瓦,分別占我省總裝機臺數和容量的84.55%和9.28%。這些小火電機組中,大部分是1990年以來建設的綜合利用機組和熱電機組,但仍有一小部分是能耗高、效率低的純發(fā)電型老舊機組,平均供電煤耗約495gce/kWh,有的甚至高達877gce/kWh以上。
不僅如此,電源結構性問題突出,空冷機組煤耗水平高問題嚴重。我省火電比重過高,尤其是空冷機組的比重很大,目前已達到總火電容量的60%以上?绽錂C組本身設計煤耗水平高,實際運行經濟性差,煤耗較設計水平往往高出10gce/kwh到15gce/kwh,煤耗偏高又增加了空冷系統(tǒng)的附加熱負荷,進一步惡化了機組的運行經濟性,而最早一批投產的直接空冷機組中由于空冷系統(tǒng)設計容量偏小,導致機組過夏運行經濟性差,限負荷時間增加,極端氣象條件機組限負荷增加到30%額定負荷以上,嚴重影響到電網迎峰渡夏的用電需求。
所以積極開展節(jié)能技術改造,提高企業(yè)能效水平,即是降低煤耗也是保證用電安全的最有效途徑。
發(fā)電新技術應“強制”推廣
“十一五”已接近尾聲,“十二五”即將來臨,除繼續(xù)做好關停高能耗機組等工作外,當務之急,我省必須依靠技術進步,提高電源點建設能耗準入門檻,不斷挖掘系統(tǒng)設備的節(jié)能潛力,科學采用新技術、新工藝對設備進行技術改造,有計劃、有步驟地發(fā)展清潔能源發(fā)電技術。
有關專家建議,在強化電力行業(yè)準入審核制度、加強節(jié)能目標責任考核等制度建設的同時,應強制推廣節(jié)能新技術。
重點抓好節(jié)能關鍵技術開發(fā)工作,從重大節(jié)能、節(jié)水和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工程入手,開展好超臨界燃煤直接空冷機組、大型循環(huán)流化床機組、熱電聯產機組、余熱余能利用、再生資源回收利等重大節(jié)能項目的建設,提高機組能源轉換效率;積極進行設備改造和技術創(chuàng)新,鼓勵采用電站鍋爐用鄰機蒸汽加熱啟動技術、汽輪機汽封改造、汽輪機通流部分優(yōu)化改造、脫硫島煙氣余熱回收及風機運行優(yōu)化技術、燃煤鍋爐氣化微油點火技術、燃煤鍋爐等離子煤粉點火技術、電站鍋爐空氣預熱器柔性接觸式密封技術等先進適用的節(jié)能新技術;研究推行安全經濟的機組運行方式,運用能損分析系統(tǒng)、節(jié)能評價系統(tǒng)等運行性能優(yōu)化系統(tǒng),促進發(fā)電企業(yè)的能源利用不斷由 “粗放型”向“精細型”轉變,從而實現機組經濟性能的最大化。
來源:山西新聞網
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凡本網注明"來源:煤炭網m.rrohon.com "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為"煤炭網m.rrohon.com "獨家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"來源:煤炭網m.rrohon.com ",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,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,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,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。
網站技術運營: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、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
總部地址:北京市豐臺區(qū)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
京ICP備18023690號-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